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
查看: 5913|回复: 0

益问‖一对一助学,孩子们缺的只是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1 2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璇 来源:微信公众号【二黑的爸】
123.jpg
    我从2007年加入某助学组织做志愿者,除以半年为一志愿服务周期的支教项目外,该组织从2006年到现在,一直还保留着这样一个项目——每年招募志愿者,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一对一资助200元/学期、500元/学期的“学费、生活费”。

      2012年,我在该组织做了一年全职,了解了项目的全过程和相关一些数据。那时是这个项目进行到第6年的时候,我们去村里发放助学款时,了解到当地学生的辍学率与6年前没有明显变化。也就是说,这种一对一资助助学方式,对实现“提高当地就学率”的目标没有任何帮助。换个角度说,就是小学、初中学生的辍学现象,与经济成本没有绝对的关系。

    这也是我一直对这类项目疑惑的地方——九年义务教育是没有学杂费的,200元/学期、500元/学期的资助款,资助的是什么?

     很多人说,撤点并校后,学生集中乡里上学,生活成本费用提高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中心校都向学生收取过多的吃住费用。即便收费,每年几十到几百元的费用也并不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虽然某些地区的农村家庭年收入不过几千元。(我们的走访地区大多是云南广西湖南的偏远山区,守家在地的农村家庭一般年收入2000元左右,所以很多家庭选择了年轻劳力外出打工,提高家庭收入。PS:留守儿童是另一话题,现在只说他们能否付得起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孩子因上学产生的费用。)

      我一直坚定认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事实也证明,这个项目捐了钱仍没有解决问题、改善问题,说明问题不是出在钱上。与初中学生对话,分析后得到的信息是这样的——大多数初中学生都选择在初二结业拿到初中毕业证后去打工。对这样的学生家庭来讲,辍学的原因并不是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而是下一步“求学”之路的成本远高于回报。

这一类学生多数属于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在中下的学生,他们顾虑的基本也只是高中的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类学生对大学的顾虑很少,是因为他们基本没指望自己能考上大学。所以,在“既然也考不上大学,何苦搭进那么多成本去读高中”的前提下,他们几乎都选择了初二领了毕业证后就去打工。

但是,那一少部分平时分数较高,思想觉悟也较高的学生,还是十分渴望读大学的,一般但凡有能够继续读书的机会,他们便不会轻易放弃,更不愿选择辍学。这一部分学生,一旦辍学,就很有可能是因为学费问题了。其实,这部分学生,才是“学费资助”类项目目标所要定位的群体,只不过他们在农村学生中所占比例不大。

而那些对求学不抱任何希望的大多数辍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首要支持并不是“学费”,而是更长期深入的教育教学改进、心理辅导介入、成长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产生明显效果。对于局部地区,地方性的教育扶持,也是需要多方位多层面地进行才行。以上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对九年义务教育内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式助学是不科学、也不解决问题的。因为这里的问题和手段根本就不是一套的。

顺便提及:

1.一个现象:关于成绩只够读高中就勉强只上到高中的学生,他们毕业后,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也建造起了一些关于“城镇未来”的理想架构,所以他们大多数不愿再回农村务农或者生活,但不回农村他们又无处可去。这种背景下,农村青年人群体,也成了农村社会浮躁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士并不完全鼓励那些不是因为学费问题而不想上高中的自愿辍学的孩子一定要上高中。这其中也包含了那些学习成绩一直远在他人之下的自卑的孩子勉强继续读书而积累越来越多心理问题的因素。

2.两个论题:“一对一资助对象的选择标准如何界定”,以及“助学款发放现场给受资助人和非受资助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很多内容值得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